1、临床资料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病人的选择,我院2010-2011门诊与住院急性感染心肌炎104例,其中男40例,女64例,最大46岁,最小2岁;采取的仪器是采用十二导同步频谱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检查,研究心肌炎发生和临床表现;结果:心力衰竭41例,心源性休克12例,心律失常46例,死亡5例,104例心电图表现ST-T改变占72%,心房纤颤9例占9.4%,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8例占37.5%,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7例占16%,心肌酶增高90例占89%,,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增大29例占28.1%,双室增大41例占4.01%。急性感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心肌损害弥漫而严重,病死率高,多表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2、讨论
本病多有急性感染病史,起病急,进展快,心肌损害弥漫而严重,病死率高,,一般发病前1-3周有急性感染病史,多表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其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急性感染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往往是一个比较难确定的诊断,只有心肌炎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显出明显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血压下降,心音显着改时,方能确定心肌炎的存在。心电图对心肌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无特异性改变,心肌炎在病理上主要改变是心肌实质或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变性,散在坏死区域与纤维区域交替相间,病变弥漫且较严重者常可同时累及心脏传导系统,从而在临床心电图中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心电图在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一般临床方法之不足。但是,心电图检查也只是在心肌病变已达到一定程度,影响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除极复极过程时才能够在心电图上有所反映,所以心电图对诊断心肌炎是有限的,必须与临床其它资料结合起来方有意义。
2.1?传导系统的改变,特别是房室交界区传导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分的心电图改变是P-R间期延长,少部分有不完全性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外少数患者也表现左右束支传导障碍。
2.2?ST-T的改变在心肌炎ST段轻度降低,特别是T波改变也是很常见的心电图特征,若自感染开始便做心电图描记,则发现T波的改变甚至比P-R间延长更为普遍,T波的改变往往随着感染的进展和减轻而衍变。一部分患者在感染过程中的一定时期内,其中心电图是显着的T波低平线或倒置;但是另一部分的患者中若作一系列心电图,从其中每一个心电图单独看来可能没有显着的异常,但将一系列的心电图排列比较,便可发现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其T波已显着的变化,再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心肌炎的诊断。